香港退伍軍人聯會

香港退伍軍人聯會 是香港的一個退伍軍人組織,於1997年3月由四個華籍軍人協會合併而成,這些軍人是退役的華籍英兵,當中的老兵曾參加香港保衛戰,該會每年在重光紀念日及和平紀念日的最近之週日舉行紀念活動,悼念在香港保衛戰中犧牲的軍民,亦定期在西灣國殤紀念墳場悼念為香港捐軀的軍人,該會與海外的退伍軍人組織保持聯繫,共同舉辦戰爭悼念及歷史展覽活動。前任會長為蔡彼得。
光電桅杆
光電桅杆(英語:),又稱光電船桅、非穿透式潛望鏡,是潛艇的一種感測器,是在潛艇帆罩的可伸縮桅杆上安裝攝影機,並且將拍得的視頻數碼化,再經由視訊電纜傳送到潛艇內的控制室,由顯示屏上實時顯示攝影機拍得的視頻
香港軍隊
香港軍隊,可以指:皇家香港軍團:英屬香港政府轄下的後備軍 香港華人軍團:英屬香港政府在香港保衛戰前成立的軍隊 香港志願連:二次大戰期間參與緬甸戰役的英屬香港軍隊 駐港英軍:派駐到英屬香港的英國軍隊
香港仔炮台
香港仔炮台(英語:),又稱鴨巴甸炮台、鴨脷洲炮台,位於南區鴨脷洲的玉桂山,是駐港英軍為加強香港島西南部海岸的防守,而於1939年建造的海防炮台 ,該炮台在二戰後被廢棄,只有小部分建築物殘存至今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是为《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建立申诉与调查机制的国际条约,于2008年12月10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于2009年12月24日开放签署
黃泥涌峽軍事遺址
黃泥涌峽軍事遺址(英語:),位於香港島黃泥涌峽,因爲該山峽臨近黃泥涌峽道與淺水灣道、深水灣道、大潭水塘道及布力徑的交匯處,可在香港島的中央扼守南北交通的要道,故此成爲駐港英軍在1940年代初的防守重點
白沙灣炮台
白沙灣炮台(英語:),是駐港英軍為加強香港島東部海岸的防守而於1903年建成的海防炮台,炮台位於鯉魚門軍營東部的白沙灣,即現在港島東區柴灣杏花邨。炮台在二戰後被棄用,1987年,駐港英軍將鯉魚門軍營的用地
兩華會
兩華會是香港日佔時期,由香港佔領地政府於1942年成立的華人議會,分別是「華民代表會」及「華民各界協議會」,兩者合稱「兩華會
雪貂裝甲車
雪貂裝甲車(英語:)是英國在二次大戰後推出的輪式裝甲車,於1952年至1971年由英國丹拿車廠生產,在英軍大量使用,並服役至1991年。該款裝甲車也獲得多個英聯邦國家採用,有部分國家更使用至今
鶴咀炮台
鶴咀炮台(英語:),又稱鶴嘴炮台、德己立炮台、德忌立炮台、德忌笠角炮台,位於香港島南區鶴咀半島,是駐港英軍為加強香港島東南部海岸的防守,而於1939年建造的海防炮台
上海民国日报事件
上海《民国日报》事件为1932年1月发生于中国上海市的一次因《民国日报》报道櫻田門事件、日僧事件所引发的中华民国、大日本帝国、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之间的冲突。日本海军要求《民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