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斯特拉陨石坑
赞斯特拉陨石坑(Zanstra)是位于月球背面赤道区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荷兰天文学家赫尔曼·赞斯特拉(1894年-1972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 海斯陨石坑
- 海斯陨石坑(Heis)是位于月球正面雨海西南部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德国数学家暨天文学家爱德华·海斯(1806年-1877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 林德伯格陨石坑
- 林德伯格陨石坑(Lindbergh)是位于月球正面丰富海中部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美国飞行员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1902年-1974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 斯帕陨石坑
- 斯帕陨石坑(Spurr)是位于月球正面腐沼西北部的一座小撞击坑残迹,其名称取自美国地质学家、探险家乔赛亚·爱德华·斯珀尔(Josiah Edward Spurr,1870年-1950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 赫茨普龙环形山
- 赫茨普龙环形山(Hertzsprung)是月球背面赤道区一座巨大的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代,为月球上最大的陨石坑之一-直径达570公里,中心月面坐标为1.37°N 128.66°W,其名称取自丹麦天文学家埃纳·赫茨普龙
- 罗默陨石坑
- 罗默陨石坑(Römer)是月球正面位于金牛山脉西南部的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11亿年前的哥白尼纪,其名称取自丹麦天文学家奥勒·罗默(1644年-1710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 纽康陨石坑
- 纽康陨石坑(Newcomb)是位于月球正面金牛山脉东北部的一座年轻撞击坑,约形成于32-11亿年前的爱拉托逊纪,其名称取自美国天文学家、数学家暨经济学家 西蒙·纽康(1835年-1909年
- 阿耶波多陨石坑
- 阿耶波多陨石坑(Aryabhata)是月球正面位于静海东部一座古老的撞击坑残迹,其名称取自印度杰出的天文学家暨数学家阿耶波多(476年-550年),1979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 霍尔陨石坑
- 霍尔陨石坑(Hall)是位于月球正面东北梦湖东南部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美国天文学家,二颗火星卫星的发现者阿萨夫·霍尔(1829年-1907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 斯威夫特陨石坑
- 斯威夫特陨石坑(Swift)是月球正面位于危海西北部的一座小撞击坑,约形成于32-11亿年前的爱拉托逊纪,其名称取自美国天文学家刘易斯·斯威夫特(1820年-1913年
- 香港神社
- 香港神社 是大日本帝国香港領地總督部(下稱“總督部”)在大正公園(今香港動植物公園)內興建的神社,社格為官社(具體社格不明),祭神是天照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