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環形山列表

月球表面主要特征为环形山,大部份的环形山都是因受撞击而形成的,又称为撞击坑或陨石坑,月球环形山由国际天文联合会所命名,本列表只包含了受此官方协会所确认的陨石坑名字。
月海列表
月海列表詳列所有在月球的大而幽暗的玄武岩平原,包括月海(mare)、月洋(oceanus)、月湖(lacus)、月沼(palus)及月灣(sinus),各種稱謂在地質上並無分別。现代月球命名体系是1651年由乔瓦尼
羅默月溪
罗默月溪(Rimae Römer)是位于月球正面金牛山脉西南的一系列笔直的浅槽,它得名于所靠近的罗默陨石坑。从该陨坑的西侧一路向北断续延伸,绵延近112公里,所涵盖区域南北横跨3.64度
赫西俄德月溪
赫西俄德月溪 是位于月球正面西南部一道几乎笔直的凹槽或沟壑,其名称是1964年由国际天文联合会取自附近的赫西俄德陨石坑
巴伊环形山
巴伊环形山(Bailly)是月球正面南极高地区一座位于西南边沿上的巨大撞击坑,是月球正面最大的陨石坑,其规模堪比一座小型月海。该陨坑约形成于酒海纪时期,其名称取自法国大革命早期领导人及天文学家让
列奥米尔月溪
列奥米尔月溪(Réaumur)是位于月球正面赤道附近的一条月表沟壑,发端于它所得名的列奥米尔环形山东侧与小撞击坑泽利格陨石坑东南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从卫星坑"列奥米尔 W"西侧穿过,消失在它西南崎岖的区域中
洪堡环形山
洪堡环形山(Humboldt)是位于月球正面东侧边沿一座巨大而又相对年轻的撞击坑,约形成于晚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及外交家威廉·冯·洪堡(1767年-1835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利特罗月溪
利特罗月溪 是月球正面位于利特罗陨石坑西北侧的澄海表面上一系列蜿蜒交叉的沟槽,它得名于所靠近的利特罗陨石坑。从该陨坑的西北向西南延伸,最大长度约有165公里,涵盖区域南北横跨4
塞琉古环形山
塞琉古环形山(Seleucus)是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西部的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8-32亿年前的晚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古巴比伦哲学家暨天文学家塞琉西亚的塞琉古(约公元前190年左右),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奥波尔策月溪
奥波尔策月溪 是一条位于月球正面赤道区附近的月沟,得名于横跨在月球子午线上的奥波尔策陨石坑。该月溪起始于卫星坑弗拉马利翁 T的西面,一路向东穿过奥波尔策陨石坑南部和瑞欧莫陨石坑北部
伊泽
伊泽可以指:伊泽 (伊朗)(Izeh),伊朗胡齐斯坦省城市 伊泽 (马耶讷省)(),法国市镇 伊泽 (索姆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