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任皇帝,年號“建文”,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早逝的太子朱標的庶长子。在位期間進行一系列寬政、削藩的改革,史稱“建文改制”。由於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攻入京師應天府,是為明成祖,朱允炆下落不明。大臣梅殷私諡其為「神宗孝愍皇帝」,但成祖不認朱允炆為合法皇帝而未上諡號,故明朝人大多稱之為建文君。直到南明時,弘光帝追谥之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故也作「明惠宗」。清高宗乾隆元年,高宗追谥之為「恭閔惠皇帝」。
- 明仁宗
-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年號洪熙,明成祖嫡長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中山王徐達外孫,明朝第四代皇帝
- 景泰帝
- 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21日—1457年3月14日),年号景泰,明朝第7位皇帝(1449年9月22日-1457年2月24日在位)。明宣宗皇次子,明英宗异母弟,母亲是贤妃吴氏。明宪宗追谥其为「恭仁康定景皇帝
- 朱允熥
- 朱允熥(tēng)(1378年11月—1417年),明朝第二次封的唯一一任吳王,明興宗朱標的嫡次子,惠帝(建文帝)朱允炆异母弟,母孝康皇后常氏
- 明成祖
-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或稱永樂帝,明朝第三位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到嘉靖为止的明朝资料称太宗。西藏尊称「文殊皇帝
- 朱文圭
- 朱文圭(1401年—1457年),為明朝建文帝嫡次子,母馬皇后,兄朱文奎。文圭史稱建庶人。其叔父朱允熥被稱為吳庶人
- 朱标
- 朱標(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建文帝朱允炆之父,明成祖朱棣之兄。自明朝建立时,即被册封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巡西安府回京後,驟然病逝
- 朱梓
- 潭王朱梓(1369年10月6日—1390年4月18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子,母達定妃
- 董傑
- 董傑(1446年—1511年),字萬英,號五城,直隸寧國府涇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 朱瞻圻
- 朱瞻圻(?—1426年10月6日),明朝漢王朱高煦的嫡次子。汉懿莊世子朱瞻壑之弟
- 上海民国日报事件
- 上海《民国日报》事件为1932年1月发生于中国上海市的一次因《民国日报》报道櫻田門事件、日僧事件所引发的中华民国、大日本帝国、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之间的冲突。日本海军要求《民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