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霍夫陨石坑

基尔霍夫陨石坑(Kirchhoff)是位于月球正面金牛山脉北部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1824年-1887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卡恰尔斯基陨石坑
卡恰尔斯基陨石坑(Katchalsky)是靠近月球背面赤道区的一座撞击坑,约形成于38-32亿年前的晚雨海世, 其名称取自以色列生物学先驱阿哈龙·卡齐尔-卡恰尔斯基(1914年-1972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克尔德什陨石坑
克尔德什陨石坑(Keldysh)是月球正面东北部位于冷海东侧边沿的一座撞击坑,约形成于38-32亿年前的晚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前苏联数学和力学领域科学家,苏科学院院士姆斯季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
威廉斯陨石坑
威廉斯陨石坑(Williams)是位于月球正面赫拉克勒斯环形山南面的一座撞击坑残迹,形成年代不详。其名称由1898年德国月面学家约翰·内波穆克·克里格和德国物理学家卡尔·鲁道夫·凯尼格首次提出
塞格纳环形山
塞格纳环形山(Segner)是月球正面西南边沿附近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匈牙利科学家约翰·安德烈亚斯·冯·泽格纳(1704年-1777年
卢伯克陨石坑
卢伯克陨石坑(Lubbock)是月球正面位于丰富海西侧边沿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英国数学家暨天文学家约翰·威廉·卢伯克,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基斯陨石坑
基斯陨石坑(Kies)是位于月球正面云海西南的一座大撞击坑残迹,约形成于38-32亿年前的晚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十八世纪德国天文学家暨数学家约翰·基斯,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平山环形山
平山环形山(Hirayama)是月球背面位于史密斯海东南边沿的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前酒海纪,其名称取自二位日本天文学家平山清次(1874年-1943年)和平山信(1868年-1945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卡普坦陨石坑
卡普坦陨石坑(Kapteyn)是位于月球正面东南陆地区的一座大型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代,其名称取自荷兰天文学家雅各布斯·卡普坦(1851年-1922年),1964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基瑙陨石坑
基瑙陨石坑(Kinau)是月球正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十九世纪德国新教牧师暨业余天文学家阿道夫·戈特弗里德·基瑙
勐平
勐平经济开发区,是缅甸佤邦所辖的一个经济开发区。該經濟開發區毗鄰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的勐拉和中國的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