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格陨石坑

埃尔格陨石坑(Elger)是月球正面西南位于疫沼南部边缘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十九世纪英国月面学家,维多利亚时代卓越的月球观察者之一托马斯·格温·埃尔格,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塔姆陨石坑
塔姆陨石坑(Tamm)是位于月球背面赤道区的一座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苏联物理学家伊戈尔·叶夫根尼耶维奇·塔姆(1895年-1971年),1979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拜耶林克环形山
拜耶林克环形山(Beijerinck)是月球背面赤道区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前酒海纪代,其名称取自荷兰微生物学家及植物学家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1851年-1931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巴兰金陨石坑
巴兰金陨石坑(Balandin)是月球背面位于巨大的加加林环形山坑内东部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苏联科学院院士、化学家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巴兰金
凯特尔环形山
凯特尔环形山(Quetelet)是月球背面北半球上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其名称取自比利时数学家、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及社会学家阿道夫·凯特尔(1796年-1874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大塞翁陨石坑
大塞翁陨石坑 是月球正面赤道区的一座小撞击坑,约形成于32亿年前-11亿年前的爱拉托逊纪,其名称取自公元一世纪希腊数学家、哲学家及天文学家土麦那的塞翁
德林杰环形山
德林杰环形山(Dellinger)是月球背面赤道区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前酒海纪代,其名称取自美国电信工程师约翰·霍华德·德林杰(1886年-1962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匹兹伐环形山
匹兹伐环形山(Petzval)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时期,其名称取自奥地利发明家、光学物理学家约瑟夫·匹兹伐,1970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哈尔赫比环形山
哈尔赫比环形山(Harkhebi)是月球背面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的天文学家哈尔克比,1979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因吉拉米环形山
因吉拉米环形山(Inghirami)是月球正面西南高地上一座古老的大型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其名称取自意大利天文学家乔瓦尼·因吉拉米,193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勐平
勐平经济开发区,是缅甸佤邦所辖的一个经济开发区。該經濟開發區毗鄰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的勐拉和中國的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