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 (地貌学)
中山(地貌学)指绝对高度为1000-3500m,相对高度为500-1000m的山地。山坡的坡度平均为10°-25°。根据外貌又可以分为:具有缓和形体的中山;具有较陡峭形体的中山(如荒漠中一些中山);具有经过冰川作用的角锋、刃脊、山坡上部布有冰斗、谷地具有冰川谷特征的中山。中国中部与东部为中山分布区、中山在现代湿热气候条件下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化学风化旺盛。中山的地貌特点常是峰顶浑圆,山岭轮廓较缓和,山坡一般为上缓下陡的凸形坡。秦岭、太行山、庐山、黄山、长白山等均为中山。
- 坡地蠕动
- 蠕动(地貌学),即为斜坡上的松散堆积物或表面岩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长期缓慢的移动现象。坡地蠕动主要出现在15°-35°的坡地上,坡度较大的坡地,难以保存黏土和水分,而
- 低山
- 低山指绝对高度为500-1000m,相对高度为200-500m,平均坡度5°-10°的山地,有些低山也可能比较陡峭。中国东部的低山分布较为广泛。低山的形体一般比较圆滑,常为缓坡,由山麓堆积物发育而成
- 黄土地貌
- 黄土地貌 是一种由黄土层为主要构成的地貌形态。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土高原
- 坡地
- 坡地,亦称坡面或斜坡面,是倾斜角大于2°的倾斜地面。全部陆地表面的80%以上都属于坡地,故其为地貌的主要组成部分。坡地的发展变化导致了地貌形体的变化
- 头孢孟多
- 头孢孟多酯,是一款先鋒黴素廣譜抗生素
- 抗真菌药
- 抗真菌药(英語:),泛指一些能抑制或灭杀真菌的药物。抗真菌药中效果显著的主要由抗生素和合成药构成。常用的抗真菌药根据作用部位大致分为抗浅表真菌感染药和抗深部真菌感染药
- 上腔靜脈
- 上腔静脉 是一条粗短的静脉干,下端连于右心房上缘,上端由左、右头臂静脉(无名静脉)在右侧第一胸肋结合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垂直下降,在平对第三胸肋关节的下缘注入右心房
- 河床
- 河床(英語:)是指河流底部被水流冲占的部分。枯水期河水占据谷地较小部分,洪水期占据面积最广,甚至整个谷底被水流占据。由河床及其衍生的地貌单元又称为河床地貌
- 下腔靜脈
- 下腔静脈 位于腹主動脈右側粗大壁薄的血管即下腔静脈。它的上端穿膈的腔静脈裂孔入右心房,下端于第5腰椎右前方由左右骼總静脈匯合而成。沿途可見有腎静脈、腰静脈匯入。其使血液流入右心房
- 人工智能的进展
- 人工智能( AI )的进展是指人工智能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取得的进步、里程碑和突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多学科分支,旨在创建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执行任务的机器和系统